狗狗得虫病什么症状?
绦虫,蛔虫,钩虫等等都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这些虫子会吸食狗的体液和营养。如果狗有体内驱虫史而没出现寄生虫感染的症状说明驱虫药对虫卵有效但对成虫无效,这种情况下需要给狗用另一种驱虫药进行第二次驱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种寄生虫生活史不同所以驱杀一次并不会永远消灭虫卵或幼虫,比如绦虫的虫卵可以存活两年左右而在环境中可以继续孵化发育为成虫。因此一般建议三个月左右进行一次体内驱虫以防止二次感染。体外的话每个月做一次即可。 下面说说常见寄生虫的特点和症状:1.蛔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内,可引起肠阻塞、肠梗阻及消化不良等。病犬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消瘦、营养不良以及毛发粗糙无光泽;成虫在胃肠道蠕动时引起腹痛和呕吐。严重时可发生肠梗阻。
2.钩虫寄生在小肠内,使肠壁受损并吸收大量血红蛋白和其他营养成分,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病犬表现贫血、消瘦、被毛粗乱等;有时出现下痢或便秘交替性下血粪便中可见脱落的虫体。
3.鞭虫幼虫侵入犬的小肠粘膜后发育成为鞭蟲成虫,其雌雄生殖器官均发达,能产生大量卵囊,随犬的粪便排出体外后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经过40~60个小时的发育就成为具有感染力的感染性裂头蚴(幼虫);若被幼犬吞入,则经15天左右即长成鞭蟲成虫。该虫常附着于肠黏膜而引起炎症,患犬表现食欲缺乏、下痢、消瘦,粪中带血。幼虫可侵入皮下组织形成结节,也可通过血液转移到脑部或其他部位造成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死亡。
4.球虫主要侵害小肠上皮细胞,可使小肠功能紊乱,消化吸收机能不良,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轻,营养不良,毛发粗糙无光。
5.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可通过食用未完全煮熟含有囊尾蚴的肉或未消毒干净的饮水而被传染。当幼虫钻入皮肤后约两星期发育成为成虫,成虫长约7cm呈圆筒状,由许多节片组成,每一节片都有一个头节和一个体节,各节间有节片沟相隔开。 6.疥螨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昆虫,它靠吸取动物的血液为生。其幼虫被吸入皮脂腺后发育成长,变成疥螨。患病的犬只会出现瘙痒症,患病部位皮肤增厚、发红,被毛脱落,严重时会结痂出血化脓等,同时还会引发皮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