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麻醉后要打针吗?
不用,正常情况猫咪在麻醉后不需要再打任何针了(特殊情况除外)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猫的麻醉类型以及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时间。 通常我们给猫咪进行的麻醉分为两类,一类是吸入性麻醉,另一类是注射用麻醉。 吸入性麻醉又包括安睡药和快速醒酒药物两大类药物。 安睡药的主要成分是苯二氮卓类,此类药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效应,使得动物大脑皮层受到抑制,进而达到让猫咪陷入沉睡的目的。 当进行外科手术时,这类药物可以很好地控制患猫的应激反应,同时保持肌肉松弛以方便手术操作。 在麻醉过程中往往会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方式,即先给予吸入性麻醉药物使猫咪逐渐“晕”过去,然后连接静脉插管注入麻醉药维持状态。
当进行牙科手术或者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外科手术时,往往使用静脉留置导管用麻醉药持续灌注。 快速醒酒药物属于中枢兴奋型麻醉药,能够暂时性地阻断神经冲动在中枢神经中的传递过程,起到让猫咪暂时“醉倒”的功效。一般在术中作为辅助用药。
以上两类麻醉药物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发挥作用的,在体内没有蓄积,用药后几个小时基本可以分解代谢,随着血液循环达到各个器官组织,对脑、胸腹腔脏器的刺激较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吸入性还是注射用麻醉药剂对于患有呼吸疾病的猫咪是存在风险的。
如果猫咪处于缺氧或心肺疾病状态下,吸入性麻醉剂可能加剧这些病症并诱发严重后果;而注射用麻醉药可能会造成体内血液浓度的急剧降低,发生低血糖,进而影响大脑功能。 处于上述状况下的猫咪是不适宜进行麻醉处置的。
除了上述两种类型的麻醉外,还有一种低温麻醉也常被用于宠物临床。这是一种利用物理方法降低机体温度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从而起到麻醉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宠物的个体差异、体重、体表面积等计算适当剂量,将环境温度逐渐降低至60℃以下直至宠物出现睡意,整个过程一般需要15分钟左右。
低温麻醉的优点在于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且苏醒较快,缺点则是无法控制麻醉深度,不易掌握麻醉时间。 一般情况下,只要做好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术期麻醉药物,并且做好术后监护工作,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