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的白点病怎么治?
关于鱼病的问题可以百度查看,但一般网上的资料都是陈腔滥调。 言归正传,白点病是鹦鹉鱼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白点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叫小瓜虫的寄生虫。 这种虫子属于寄生虫中的寄生虫——寄生虫的幼虫阶段叫做虫体,像小白点一样,因此称为白点病。 这类寄生虫喜欢温水,喜酸性分泌物,所以喜欢寄生在热带鱼的体表或鳃部。当它们寄生在体表时,会使体表组织细胞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表面组织细胞破损和大量渗出物,而渗出的无色液体,含有病原体的蛋白质等成分,所以在患处会观察到白色絮状物或者透明果冻状的分泌物。
如果此时不注意清洁鱼缸和水体环境,同时寄生虫有繁殖能力,那么不久就会大批量产生。如果数量较少且及时清除,病情不至于恶化。但如果数量较多且未得到及时治疗,则会使病鱼体质下降、食欲减退甚至停止进食,最后消瘦、死亡。 如果不幸得了此病,应及时处理。
第一原则,全缸消毒。 用高锰酸钾溶液(水族店都有售)对鱼缸全面进行消毒处理。操作过程很简单,按1:500比例(即一升水,加入500毫升的高锰酸钾溶液)稀释配好之后,浸泡鱼缸及所有设备30分钟以上,然后清洗干净即可。 这招很管用,很多不明原因的鱼儿死亡,可能是因为隐形的细菌感染,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可以有效杀灭细菌。
第二原则,对症下药。 既然知道病因,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小瓜虫来说,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6-27℃,喜欢弱酸性水质,因此可以将水温调整到28℃左右,并用硫酸铝等酸碱度调节剂调整PH值至4.5左右(小瓜虫最适PH值为4.5-6.5之间,此值区间内其生长发育缓慢),然后用粗盐浸泡病鱼,每天一次,每次半小时,连续数天,可起到杀灭体内外小瓜虫的作用。
如果是体外感染,则可以直接涂抹消炎药粉(红霉素软膏等)在患处,每日两次;如果是体内感染,则需要注射抗生素(青霉素等),同时配合口服治寄生虫的药片(如肠虫清等),注意用量和方法应按药品说明或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