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传染性贫血怎么治疗?

苏阳苏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是弓形虫病吧,赶紧驱虫啊!

弓形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寄生在细胞内的寄生虫-弓形虫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发热、腹泻和全身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引起贫血、肝脾、肾等器官严重损害,甚至死亡。

世界各地的调查数据显示,人类弓形虫病发病率较高,且感染率随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在美国约有1/3的人患有该病;而在我国香港地区的调查则发现,高达98.2%的孕妇体内具有弓形虫抗体,可见该病的感染率之高。[1] 一旦被感染,弓形虫就会进入血液循环,并随着血液扩散至身体的各个部位,但最主要的侵害对象是免疫系统。

首先,弓形虫会攻击免疫细胞,使它们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随后,弓形虫又会“引诱”这些免疫细胞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即认为自己是外部入侵者而大肆攻击,导致组织的损坏甚至功能的丧失。 除免疫功能异常外,弓形虫还会影响肠道对铁的吸收,引起机体缺铁性贫血;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导致黏膜受损,出现胃肠道溃疡;压迫胆道,抑制胰腺的功能而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造成糖代谢紊乱;诱发炎症反应,释放炎症因子,造成组织损伤乃至功能丧失等等。总之,弓形虫会引起多系统器官的损害,进而影响正常生活。

对于弓形虫这种可以侵犯任何器官和组织、又能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病原微生物来说,防治该病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

1.防止传染:已证实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粪-口途径,因此搞好个人卫生(特别是孕妇和婴幼儿),保持清洁,防止交叉感染,对预防本病十分重要。对病人用过的餐具、用品应煮沸消毒,粪便要适当处理。

2.消灭媒介昆虫:国外报道,利用白蛉作为媒介昆虫进行传播试验时,发现用杀虫剂滴滴涕杀灭白蛉48小时后,可使受卵数量下降至0,表明杀虫剂的防治效果是明显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