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是遗传的吗?

须莉凌须莉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理有据的,所以值得一看! 首先我们从历史角度来观察这个问题,看看历史上对“色”的定义是怎样的——在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色欲(lupe)是指任何与性相关的行为、幻想或情绪;中世纪时,教会对性的控制非常严酷,人们使用的词sodomy(同性恋)指代一切非自然的性行为……这些词汇的变化展现出人类社会对于色的看法和定义是多么的宽泛和随意。 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sex(性)这个词则是1492年由弗朗西斯科·帕斯加尔从拉丁文翻译过来的,他翻译了盖伦(A.Galen,约1310-1358)的著作《性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Medical Practise),并首次使用了该名词。而更早使用该单词的是威廉·坦南特(William Tansy,卒于1526年),他是牛津大学的医学教授,编撰了第一部英语词典,并在他的著作《论各种色欲》中说:

“色欲(之行为)包括所有因性欲而产生的举动或是可能产生的念头”,“无论其是否违背自然,是否带来痛苦,还是恐惧,无论其是否具有危险性……”我们可以看出,直到今天,我们仍在继承着罗马人对于“色”的定义——“任何与性相关的行为、幻想或情绪”——只是现在没有教会那么强势而已。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基因对于“色”的作用。目前关于此方面研究最为著名的就是“爱、性与DNA”项目(The LOVE SEX & DNA Project),该项目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发起,招募了来自全球不同种族/民族的人群参与,通过分析不同种族人群中的性别比和生育模式等,试图找到影响人类性行为的遗传因素。

研究者分析了来自7个种族/民族的1884对异性恋者的DNA数据后,找到了一个与男性性冲动的相关DNA位点——这是一段含有5个核苷酸的片段(CAGCTG),插入基因组中的位置为Xq28,如果某个男性的这段序列中有较多的CG复现,则意味他对性的刺激较为敏感,更容易产生性冲动。他们也在尝试寻找其他影响性行为的基因位点...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色”与遗传的关系。其实当我们谈到“遗传”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基因表达和性状表现,但基因的表达和性状的表现是一个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的过程,并不是某单一物质或者因素直接导致的结果。虽然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影响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进而影响到胎儿的发育而导致出生畸形,但其最终表现的形态却是多元的,并非必然会导致某一特定表型。环境因素、营养状况、生活作息以及心理等因素都影响着基因表达的调控,也影响了“色”的表达。我们可以这么说:遗传确实会影响到“色”,但并不必然导致“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