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里怎么能没藻?
有藻再养殖鱼有经验的鱼友都会在水族箱底部放置些水草等植物, 以保持水质清洁和生态平衡。水族箱中产生绿藻是正常现象,少量的藻类附着在鱼缸壁玻璃和装饰上,对水中的有机废物有一定的分解、消耗作用,有助于控制水质,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如果一直不生绿藻,说明水族箱中的生态环境还不完整,可以放心养鱼。
如果藻类繁殖过旺,不但会影响鱼体色彩的鲜艳程度,而且影响鱼的生长速度,甚至使鱼生病。因此,必须及时进行处理,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有:
一是经常刷洗。用市售的绿藻净等专用清洁剂喷洒后(须将鱼捞出另放),用海绵、百洁布等稍用力反复擦洗,在擦洗过程中多冲注新水。如擦洗后还残留少量斑点状绿藻难以清除,可在玻璃上铺一层纱布,再用清洁剂喷湿纱布并用海绵反复擦洗。
二是采用生物方法控制。在水族箱中放养足够数量的螺蛳、乌龟(必须是喜水栖生活的龟类),它们都能以成藻和孢子为食,是行之有效的控藻生物。一般80-100升水的水族箱中放养120只螺丝或2只龟(喜水栖生活)即可有效控制,螺和龟不足时,可适当补放。
三是水处理。将水100%地用自来水置换,同时对水施用专用水质改良剂(如硝化细菌等),能很好地促进水质中亚硝酸盐、氨氮、硝酸盐类的转化和分解,同时抑制藻类的繁殖。这种方法对螺、龟的影响很小,能很好地保存控藻生物,一般每1-2个月处理1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