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有血凝性吗?
犬瘟和细小的病原体都属于衣原体科、支原体属; 其次,虽然两种病同样具有病毒性血症的表现,如高热、食欲减退或废绝等,但感染途径不同,病变器官及表现也有差异,犬瘟热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神经症状,而幼犬腹泻是细小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之一; 第三,虽临床上常呈混合感染发生,但在治疗时药物选择上应有所区分。 对于疾病诊断方面,犬瘟热与细小病毒的早期诊断一般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予以确定,而病原学的诊断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用于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血清学检查(中和试验)、核酸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血清学试验,通过检验抗体水平的出现和变化情况来判断机体是否曾感染相应病毒及产生特异性保护力。 但应注意,上述实验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如血清学检查的假阴性结果可能发生在感染初期,此时血浆中抗体水平尚未形成或很低,而对于核酸检测而言,如果采样时间和方式不当,也可能会造成“假阴性”;另外,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期,由于免疫功能尚在激活状态,某些病原菌感染的特异抗体会暂时性地出现在血清中,使病原学诊断出现“假阳性”结果,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重视。
当前,针对犬瘟热和细小病毒病的疫苗已广泛推广使用,这对于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做好相关的卫生防疫工作,对降低传染病的风险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